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焦点访谈》《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三亚!

12月4日至10日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海南三亚举办岁末年终海南再一次架起光影桥梁连通世界既将诸多国外佳作“引进来”也让中国本土影片“走出去”2024年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以影为媒再一次向全球展示海南的魅力与活力也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12月16日《焦点访谈》播出节目《光影璀璨映未来》聚焦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点击查看视频12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刊发文章《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光影璀璨 产业向荣》版面图及全文如下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电影节”)日前在三亚凤凰岛闭幕本届电影节以“海生万象·光映未来”为主题设置了“金椰奖”竞赛、电影展映金椰论坛、大师班等多个板块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现场。图源于HIIFF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微信公众号在12月4日到12月10日的7天时间内众多优秀影片汇聚鹿城中外影人共话发展不仅为观众、影迷呈现一场致意经典、奖掖新锐的视听盛宴更提供了一个观察海南电影产业发展聚焦国际人文交流的窗口电影节露天放映活动现场,观众在沙滩上观看电影。图源于HIIFF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微信公众号拉近距离 佳作全岛放映“电影是拉近人们距离的一种好方式。”本届电影节形象大使,法国演员、导演苏菲·玛索说。如她所言,电影节的诸多环节设计都在“拉近距离”。晚风阵阵,城市霓虹与荧幕光影相互交织,映照着现场观众时而专注、时而舒展的神情。在三亚夏日站商场,一场电影露天放映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停留,孩童、老人、情侣,共同沉浸在影片中。想用电影拉近人们彼此间的距离,先要让电影和观众离得更近。电影节设置“首映”“天涯海角”“海上明月”“朝向东方”“致敬经典”等多个展映单元,联合多家影院放映百余部影片;在海岸、沙滩、绿地、森林等多种环境中挑选露天放映活动点位、举办电影主题市集,让市民游客在贴近自然的同时,获得更加丰富多元的观影体验。海南省电影局局长陈际阳介绍,本届电影节以“光影文旅、文化惠民”为目标,力求通过发放观影补贴、优惠券等活动,带动全岛电影消费和观影热情,提升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拉近距离,还体现在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椰奖”的全球征片中。带着风格各异的作品,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远道而来,相聚琼岛。本届电影节共收到来自117个国家及地区的报名影片4330部,其中,国际影片占比77.5%。经评选,共有14部故事长片、8部纪录长片与10部短片入围“金椰奖”竞赛单元。入围影片中,故事长片中国大陆首映率为100%,部分为亚洲乃至全球首映。12月10日举行的闭幕式上,还公布了本届“金椰奖”获奖影片名单,格鲁吉亚影片《神来电》、塞尔维亚影片《78天》分获最佳影片奖、评委会大奖。扶持后浪 助力产业发展本届电影节不仅提供新的观影方式,还在助力电影拍摄方面作出新尝试。“可以在自己的家乡拍电影,又获得‘青椰计划’的扶持,我感到非常荣幸。”被问及创作感受时,影片《长假》制片人陈琳琳坦言,作为海南海口人,自身的方言优势能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为拍摄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陈琳琳所说的“青椰计划”,是本届电影节产业板块的重要主题活动之一。本届电影节首次推出“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以扶持青年导演的短片创作和拍摄。自7月10日创投项目征集启动,至9月6日报名截止,共收到475份有效项目申报。报名者中,95后青年创作者占比超75%,还有近10%的00后创作者积极参与。“训练营聚集行业资源,提供实践指导,尽可能更直接、有效地给创作者们提供机会和帮助。”电影节业务总统筹邢天宇说。选拔、入围、导师授课、实地堪景、落地拍摄……电影节上,经由“青椰计划”孵化的8部短片得到集中展示,独到的故事创意、扎实的创作手法、新锐的视觉呈现受到观众和业内人士好评。这一扶持模式帮助青年导演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对电影产业的整体认知。除了用创投训练营来发掘新人才、新作品外,电影节上还介绍了跨境资金流动便利、人员进出免签、税收优惠等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发布了“海南拍-拍海南”影视拍摄服务指南小程序。小程序整合政策解读、云瞰景、演员库等影视资源配套,为各剧组在海南取景拍摄、宣传推广提供一站式服务。“小程序是一个共享的平台,也是展示海南影视文化资源的数据库。入库的影视基地、外景地、协拍机构、演员经纪机构,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和有意向来海南拍摄的剧组更便捷地达成合作。”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导演、制片人傅进说。扬帆出海 促进人文交流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海风国际影视基地,90个拍摄场景能满足多种风格的影视作品拍摄需求,自今年8月实现商业化运营以来,基地已接待了30多部剧集的摄制。在陵水举办的电影节微短剧全球峰会上,微短剧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为微短剧的创制、立项、备案、“出海”开辟绿色服务通道。这是海南发挥自由贸易港区位政策优势,以影视为载体促进人文交流的一个例子。在电影节金椰论坛上,与会嘉宾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在制片人单佐龙看来,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可分成三步:登上世界头部电影节舞台、实现全球商业上映和海外发行、在中外合拍中融入国际元素。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阐述了中外合拍的几种形式和注意事项,认为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寻求共同的故事结构与情感表达。影视产业体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与文化软实力,而版权交易则是国际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电影节上,创意中国·国际版权交易平台正式启动,为全球影视产业的版权交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海南分中心与华代(海南)元宇宙版权服务有限公司携手,同西班牙影视代表等就5部优秀国产影视作品签署影视版权出海协议,顺利落地各合作方在海南的国际版权交易“首单”。“中外合拍涉及优质版权资产复用,存在着数据跨境流动的需求,数字版权管理机制需要对此提供相应的国际解决方案。”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说。此外,电影节还围绕“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等主题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举办年度法国新片展、中法文化交流主题电影回顾展、西班牙电影周、东盟电影展等,以光影为媒促进人文交流,以文化互鉴推动民心相通。来源:海南发布、央视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王 婧审核:向顺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到: